在水质检测中,总氮和氨氮是两个关键指标。总氮是指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,包括硝酸盐(NO??)、亚硝酸盐(NO??)和铵离子(NH??)等无机氮,以及蛋白质、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,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。氨氮则是指水中以游离氨(NH?)和铵离子(NH??)形式存在的氮,常用于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。理论上,总氮等于氨氮、有机氮与硝态氮的和,但在实际实验中,部分样品会出现氨氮 ≥ 总氮的“倒挂”现象。这是为什么呢?

可能导致问题的因素
1. 样品保存的影响
氮化合物在样品中是不断变化的,因此水样采集后应立即检测,或放入冰箱在低于4℃的条件下保存,但不得超过24小时。若需长时间存放,可在1000尘濒水样中加入0.5尘濒硫酸(1.84驳/尘濒),使辫贬小于2,并尽快测量。
2. 实验室环境的影响
总氮和氨氮的分析应在无氨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,避免环境中的石油类及其他氮化合物的干扰。所用试剂和玻璃器皿应单独存放,保持干燥与清洁,防止交叉污染。
3. 试剂药品的选择与配制的影响
无氨纯水制备后应妥善保存,最好随用随制。配制碱性过硫酸钾溶液时,先配制氢氧化钠溶液,再配制过硫酸钾溶液,并控制水浴温度在50℃~60℃之间,防止过硫酸钾分解失效。
4. 消解、比色时间的影响
高压锅内温度和试剂问题可能导致过硫酸钾消解不完全。比色管磨口塞子若未完全封闭,会使消解过程中氨挥发和样品蒸发,导致总氮含量偏小,甚至出现总氮小于或等于氨氮的情况。
5. 水样色度、浑浊的影响
氨氮检测时,若凝聚沉淀不能去除色度和完全沉淀,可采用蒸馏法沉淀,以消除氨氮结果偏大的影响。
6. 酒石酸钾钠铵盐含量较高的影响
仅靠加热煮沸酒石酸钾钠不能完全除去氨,还应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,煮沸蒸发掉溶液体积的25%左右,冷却后用无氨水稀释至原体积,以减少酒石酸钾钠溶液中的铵盐,提高结果的准确性。
氨氮排放标准
氨氮是重要的水质检测指标,不同行业的氨氮排放标准如下:
医药原料药、染料、石油化工工业相关公司:
一级标准:15 mg/L
二级标准:50 mg/L
其他排污单位:
一级标准:15 mg/L
二级标准:25 mg/L
一级标准:≤0.5 mg/L
二级标准:≤1.0 mg/L
猜您喜欢以下内容:

